欢迎访问本站!
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宝应头条  >  宝应文学  >  具有活力的地方戏——淮剧
具有活力的地方戏——淮剧
2022年10月25日 02:28   浏览:736   来源:泽文梦笔

点击上方“蓝字”即可关注本平台


泽文梦笔第1117



记忆中,在我小的时候,逢年过节,外婆就带我去南门外城南小戏院看淮剧。看淮剧,不管是文戏、还是武戏,我都喜欢。我对台上武打场面最感兴趣,无论是长靠武生还是短打武生,无论是小卒跟头还是对打的刀枪把子、或是混战,我都睁大眼睛,看得津津有味。我对净角、丑角、滑稽风趣的道白、与出人意料的动作表演,也颇感兴趣,笑得最欢。看到生、旦、奸臣、媒婆角色或较长时间的唱段,则嫌时间过得太慢,心中急切地盼望他(她)们快一点演完下台。

 


我尤其爱听慢板悲调,其次是拉调。而对新淮调,则感乏味。每当这时,就拍手尖叫要求演员下台。只要经久不停的喊叫,台上角色的头部就向左侧一转,目视一下乐队;同时左臂长袖向下一甩,乐队便立即中止了新淮调的伴奏。后来,一阵锣鼓声之后,就拉起了悲调的过门。竹板与板鼓有节奏地伴着演员的哭腔唱词。台下就鼓起掌声。有的男观众,情不自禁地高声喝彩,好!好!许多年纪大的,还用手帕擦着眼角,个个为悲惨的剧情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呢。

 

七十年代初物质匮乏,文化生活单调乏味,宝应电线杆上的喇叭里经常播放的大都是淮剧。初中毕业时,我所面临的是上山下乡。没想到的是学校给了我一个意外,推荐我去参加国家“三0三”红师班招生考试,谁知我们学校300多名考生中唯我榜上题名,考入了宝应县文工团。1971年2月16日,16岁,成了文工团的一名演员。当时能进文工团是难得的,一年后更名为淮剧团。在剧团我刻苦努力,不管吃什么苦都能承受,主要是心中透出对淮剧的爱。

 

进淮剧团当演员,我是半途出家,起初学唱,后改武工,那时,我们演出剧目是“八个样板戏”和一些现代剧目。汗洒八年,成不了角,跑了八年龙套,翻了几个跟头,后因跌打损伤而转业。

 

有了几年的淮剧生涯,对淮剧从起初的不太了解,到略知一二,主要是听淮剧的前辈讲:淮剧,又名江淮戏、淮戏,发源于苏北里下河一带,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据说:清代中叶,在淮安府(今盐城市和淮安市)和扬州府两地区,当地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农民号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称之为“二可子”,仅以竹板击节。淮剧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之后又受徽戏和京剧的影响(称为徽夹可),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从而形成了淮剧。

 


宝应淮剧团副团长、编剧梁鼎成(已故)讲过,淮剧的起源与演变。淮剧,主要流行在长江与淮河之间的苏北淮安、盐城一带,早年曾叫“江淮剧”和“盐淮剧”。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江淮这一带地区水旱蝗灾连年不断,田园荒芜,农村破产。许多饥寒交迫的农民为生活所逼,不得不到处沿门乞讨,卖唱求施。因此,一些能说会唱的农民就把苏北地区的劳动号子串编成“门谈词”,沿门逐户,边唱边讨,这就是淮剧最早的起源。不过那时还无人伴奏,顶多有一只板子敲敲打打,主要是掌握节拍。后来,因外出逃荒中不乏有夫妻搭档、兄妹结伴或姑嫂联袂等种种情况,很快就把“门谈词”发展到两人对唱。有的逐渐配上胡琴再打一把串板,既有简单的过门,也有把握快慢的节奏,听众也就更加喜爱了。随着对唱水平的提高,故事情节的逐步复杂,发展到多角演唱的“三人六对面”阶段。这时不仅有伴奏.而且分了角色和进行简单的化妆,但多是一人身兼多角,用各种声腔来区别,这大概就是淮剧最早的原型了。

 

宝应淮剧团著名旦角陈月华(已故)1971年忆苦思甜报告中曾说,早期的淮剧演出多是富人点唱,戏班子互相会串,或你来我往的进行“打炮”,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戏班子是和“叫花子”联系在一起的。淮剧老艺人们至今还记得形容他们当年唱戏生活的四句顺口溜:“上台像公子,下台是花子。吃饭像猴子,睡觉是虾子。”这后两旬的意思是当时演戏多在野外搭台,吃饭时没桌没凳,只能象猴子一样蹲着吃;夜晚没铺没盖,只能象虾子那样蜷曲身子御寒。这四句顺口溜生动地反映了淮剧艺人在旧社会里的辛酸生活。

 

据史料记载:1950年11月,著名淮剧演员马麟童首先在戏单上打出标准的“淮剧”字样。由此,“江北戏”、“江淮戏”等各种不同称呼逐步向“淮剧”统一。1951年,以何叫天、筱文艳为正、副团长的联谊剧团和以马麟童为团长的麟童剧团合并成淮光淮剧团。淮光淮剧团的诞生,结束了淮剧进入上海后从江北戏到江淮戏的称呼,淮剧自此有了自己的名字。1952年10月,上海市人民淮剧团出席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淮剧”其名被正式载入国家级文件档案。1953年,经由周恩来总理提议,国家将这个剧种正式命名为“淮剧”。

 


2008年6月,上海淮剧团、江苏省盐城市申报的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江苏省淮安市、泰州市联合申报的淮剧经国务院批准被扩展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1月,扬州市宝应县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入选江苏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淮剧,地理标志江苏、上海,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2011年5月23日,2015年5月1日非遗级别国家级,省级遗产编号Ⅳ-102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申报地区上海淮剧团、盐城、淮安、泰州,扬州市宝应县。

 

宝应演唱的淮调,又称“淮蹦子”,由田歌、劳动号子发展而来,音调高亢粗犷。演出没有弦乐伴奏,仅有大锣、小锣、响板和竹根鼓。

 

宝应淮剧团琴师高小毛回忆: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杨金花将“淮蹦子”加以改造,被群众称为“软淮蹦”。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筱文艳与何叫天在上海高升大戏院演出《七世姻缘》时,他在“拉调”基础上又创造了“自由调”,使淮剧唱腔大大地增强了表现力。之后,何叫天又创出了“连环句”唱调,进一步丰富了“自由调”。至此,淮剧声腔“淮调”、“拉调”、“自由调”三大主调的格局已经奠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正式采用了淮剧这一称号,1953年5月成立了上海人民淮剧团(上海淮剧团前身),1956年11月在南京成立了江苏省淮剧团。

 


宝应淮剧团副团长金辉(已故)介绍过,淮剧从唱法表演还可以分为“西路淮剧”和“东路淮剧”,西路淮剧主要是淮安和宝应地区,该地区是早期淮剧的发源地,表演唱法以“老淮调”为主调,表演略显生硬;东路淮剧以盐阜地区为主要发源地,表演唱法以“自由调”为主调,表演灵活。从地区来分可分为“南片和北片”,南片主要指上海和周边地区,北片主要指盐阜两淮扬泰等地区。淮剧的角色行当有生、旦、净、丑,各行又有分支。如生行分老生、小生、红生、武生,旦行分青衣、花衫、老旦、彩旦、闺门旦等。早期的三可子,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个行当。后来受徽剧、京剧影响,才逐渐有所发展,有大二三花脸,老少父母旦之说。但也并非全部严格分行。如小生演员,也能唱老生、丑行。花旦演员,也能唱青衣、武旦。很多演员都是一专多能,文武双全。少数全能的演员,能担任淮剧所有行当的角色。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全国共有公立淮剧团14个,其中上海拥有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淮剧团——上海淮剧团,其余13个团皆在江苏。

 

公立淮剧团名录:中国上海淮剧团、江苏省淮剧团、泰州市淮剧团、淮安市淮剧团、盐城市淮剧团、建湖县淮剧团、射阳县淮剧团、阜宁县淮剧团、淮安市淮剧二团、涟水县淮剧团、宝应县淮剧团、兴化市淮剧团、滨海县淮剧团、金湖县淮剧团。

 

1957年,宝应县委第一书记徐向东在宝应时,宝应县有越剧团、歌舞团、京剧团、淮剧团,淮剧团成立于1958年,由民间班社南京胜利淮剧团、宝应新胜淮剧团合并而成。1958年宝应县政府聘请吴金福为团长,赴上海将扬秀英、武丽华、余家红、武丽珍、陈洪举、陈月华等演员接到宝应县淮剧团。当时宝应县淮剧团导演是沈启元,主胡是金辉,首任当家花旦杨秀英。杨秀英在“百岁挂师”剧目中扮演穆桂英、在“血仇记”中扮演陈夫人、在“芦荡火种”中扮演阿庆嫂、在“自有后来人”中扮演李铁梅、在“红岩”中扮演江姐、在“黄英姑”中扮演黄英姑、在“甘罗拜相”中扮演甘罗母亲、甘小姐、在“六月雪”中扮演窦娥,在“御河桥”“党的女儿”“夺印”等多剧目中扮演主角。

 


杨秀英,1933年1月3日出生于上海,自幼随父学戏,后拜京剧大师刘洪奎(活猴子)杨月搂为师。唱腔优美,是淮剧著名的文武花旦。

 

杨秀英父亲杨金成是淮剧“四大名旦”之首,江苏阜宁杨集人,幼年师从徽班男旦李峙,主攻青衣,擅长武旦,扮相俊美,唱念做打功底扎实,代表剧目有“阴阳河挑水”“大劈棺”“斩经堂”等,是淮剧中唯一的一个“绑银跷”的男旦。随戏班一路到上海和“武家班”武家东合作,人称“东爹爹”。1927年在上海和武安东一起率领文艺界人士由周恩来直接领导的“二七大罢工”,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和军阀展开殊死搏斗。1939年,在嘉兴被汉奸出卖,遭到日军追杀,跳进嘉兴湖躲避了三天三夜逃脱追捕,1942年在上海逝世,享年43岁。杨金成与“四大名旦”简史被国家文化部指定江苏文化厅陈列在江苏淮剧博物馆(盐城市)。杨金成生育二女一子,杨秀英是次女,次子杨长根,涟水淮剧团武生演员。

 

1959年底,宝应、金湖分县,宝淮划归金湖县。杨秀英分到金湖县淮剧团,学生有金湖的孙素芹,宝应的金小芳、曾琼英。后剧团解散,转业到镇江工厂工作。八十年代,杨秀英应邀来“清淮宝”教授学员,随乡镇剧团演出。2004年12月12日在镇江逝世,享年72岁。

 

1960年春,宝应以原淮剧团留下的部分骨干为主,重新组建淮剧团。1966年“文革”初期,宝淮一度改为文工团,1971年国家“三0三”招生,为宝应淮剧团招收了38名演员,一年后重新恢复为淮剧团。

 


宝应县淮剧团自建团以来,善于继承、勇于革新,不断吸收各淮剧流派的表演艺术,成功塑造了一批又一批舞台艺术形象,传承、创作、改编上演了230多部不同题材的优秀传统戏和现代戏,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风格。其中: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创作的大型新编历史剧《甘罗拜相》在上海首演获得成功,得到淮剧界筱文艳、何叫天、杨占魁等著名表演艺术家的高度评价。古装戏开放后,在淮剧界首家移植改编的大型传统戏《十五贯》、独家整理演出的大型古装戏《丁郎寻父》,在淮宝、盐阜地区演出盛况空前,经久不衰。在江苏省历届淮剧艺术节中,现代戏《养蛇女》获第三届淮剧节优秀剧目奖;现代戏《悠悠柳河情》获第四届淮剧节优秀剧目奖;小戏专场《水乡组曲》获第五届淮剧节小戏一等奖、伴奏奖、作曲奖;现代戏《湖畔风雨情》获第六届淮剧节等10多项奖。

 

长期以来,宝应县淮剧团以“事业至上、艺术至上、服务至上” 为宗旨,切实加强剧团的艺术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常年送戏到农村、到基层,积极主动服从服务于全县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大局,为传承和弘扬淮剧艺术,满足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作出了很大的奉献,曾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

 

江苏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重点项目,宝应县淮剧团大型原创现代淮剧《浪起宝应湖》荣获第八届江苏省淮剧艺术展演月优秀剧目奖、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荣获优秀组织奖。该剧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了艺术再创造,讲述了一群被逼走投无路的穷苦农民,啸聚宝应湖湖心岛落为“湖匪”,在党的感召下,投身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红色感人故事。

 


近年来,宝应县淮剧团秉承弘扬传统、传承艺术、培养新人的宗旨,积极创作淮剧精品,演出足迹遍布城乡,每年新创排大小剧目十多部,并积极参加和承办全县重大文艺活动,演出质量和艺术感染力、影响力逐年提升。


阅读提示: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旨在传播艺术如有侵权,请原作者联系即删除】

《泽文梦笔》文中加引号文字引用读书笔记及相关阅读摘录

文章中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平台转载、网摘、分享并不对该内容负责

文章著作权属于原创者

文章中涉及人和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资料、句段、图片来自史料记载、相关阅读和网络,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为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烦请联系告知,我会立即处理,谢谢! 

 

 

头条号
泽文梦笔
介绍
范敬贵:笔名:泽文,大学学历,经济师,高级营销师,中共党员,现任宝应县作家协会执行主席、宝应微型小说学会主席、书僮文化党支部书记、《宝应作家》编审、《宝应作家之窗》主编、泽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