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
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宝应头条  >  宝应资讯  >  【春节记忆】六七十年代童年记忆中的过年
【春节记忆】六七十年代童年记忆中的过年
2024年01月26日 11:54   浏览:4135   来源:玄鸟资讯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吃年夜饭、燃放爆竹、除夕守岁、分发压岁钱……春节即将到来,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春节的民俗知识,让我们一起在过年的气氛中感受传统文化里那浓浓的“年味儿”。

 宝应的春节是怎样度过的,眼见着离过年根越来越近了,不由得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像所有孩子一样,我小时候最喜欢过年了。为嘛?有新衣服新鞋穿,还有平常见不到的好吃的、好玩的,还能跟上大人串门走亲戚。小时候家里生活困难,平时难得有新衣服穿。过年了,不管多难,父母总是要给孩子置上一身新衣服,买上一双新鞋。看着孩子穿着鲜亮的衣服在院里和别的孩子一起玩,父母脸上总是露出满意的笑容。再说好吃的。那年月所谓好吃的无非是花生、葵花籽、炒蚕豆、瓜子、花生糖、芝麻糖、炒米糖之类的零食。其中花生和葵花籽平时市场上根本没有卖的,只有过年时国营糖烟酒副食品第一门市部、城北粮管所、小新桥粮管所、城南粮管所、铁桥粮管所等才向宝应市民定量供应一些,记忆中,春节临近,我到古城宝应叶挺路北大街城北粮管所去排队记得买花生每人半斤,葵花籽每人三两。由于东西不多,这些糖果买回家后父母就收了起来,要到大年初一早上才拿出来装盘摆在桌子上,准备招待来拜年的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小孩子嘴馋,总是围着这些糖果转来转去,趁父母不注意抓上一小把,赶快跑到外面去吃。其实大年下的,父母图个喜兴,即使看见了也不会责怪的。俗话说:新年到,新年到,姑娘买花,小子买炮,老太太戴顶绒花帽。这话说的一点不假。小时候,一到过年我最喜欢的就是买花炮、放花炮。那时候买花炮不像现在,成百上千的买,一千头两千头大鞭成挂放。

那年月能买上一两块钱的花炮就很知足了。那时的花炮品种没有现在这麽多,最常见的就是那种小红鞭,一挂一百头,毛来钱一挂,买上两挂。再买上一挂一寸多长的大鞭,十来个二踢脚。大鞭要等到初一早上吃饺子前放,年三十晚上放小鞭和二踢脚。就是小鞭也不舍得成挂的放,要拆开来一只一只地放。有的炮竹哑火了,还要拾起来从中间掰开,露出黑色的火药,戳在地上,再拿出一只炮竹,把炮捻搭在露出的火药上。那形状就像是一门架在地上的小钢炮。点燃炮捻后,炮捻先引燃火药,喷射出耀眼的火花,紧接着炮竹“砰”的一声炸响,火花四溅,煞是好看。那时的猪肉按人定量供应,每人每月半斤,过年过节也不增加。一户人家五六口人,二三斤肉,平时谁家也不舍得炖锅肉吃。

过年了,总得炖一回肉吃吧。记得有一年三十晚上,父亲到家时带回了一只生猪头。那是父亲在单位食堂买的,不用肉票。吃过晚饭后母亲就开始忙活着收拾猪头:在火炉子上把铁通条烧红了,把猪脸上、猪鼻子里、猪耳根处没去净的猪毛烫掉,再用热水把猪头洗净,劈开,放在锅里炖上。半夜时分,猪头肉炖好了,父母把我们几个熟睡的孩子叫醒,一人给盛上一小碗猪头肉送到床前。睡的迷迷瞪瞪的我们,看着碗里热腾腾油乎乎香喷喷的猪肉,三下五除二就吃光了。猪头上的耳朵、口条父亲可不舍得给我们吃,要留着等来客人时当下酒菜。自那年以后,我家每年过年都要买一只猪头回来炖肉吃。父母都是宝应人,因此过年时还保留着老家的习俗:年三十要吃猪肉、鱼、虾、素菜、菜包子、水饺等,大年初一要吃芝麻大圆子。几十年了这个习俗一直没变。多年来,一直外婆跟着我们家过。外婆信佛,每逢大年初一都要把斋,吃素。因此外婆的饺子是素馅的。所谓素馅就是用青菜、茶干、榨菜、竹笋、蘑菇等各种原料做成的馅。外婆说这叫素的。其实素的饺子比猪肉馅的还好吃。但素馅饺子母亲每年只给外婆一个人包,我们想尝尝的份都没有。过年前父母就反复叮嘱我们过年时要多说吉利的话,图个一家老少平平安安。比如包饺子的面要多和些,饺子包完后面要有些富裕,不能不够了。这叫年年有余。一旦和的面不够了也不能说:面没了。这话不吉利。要说馅多了。

初一早上吃芝麻大圆子,吃饺子前要给外婆和父母拜年。大人们就会从兜里把早已准备好的“压岁钱”给你。钱不多,一人两毛钱,就这也会让我们高兴好几天。最让我们高兴的事就是走亲戚。四姑妈家住在北大街官巷,每年初二父母就会带着我给四姑妈拜年,因此到姑妈家就能见到好多亲戚。大人们说话喝酒,我们一帮孩子就疯玩,很是热闹。从姑妈家回来时,有时父亲会带我们到宝应百货公司第一门市部,再到宝应大会堂附近文化广场、文化馆、工人文化宫、图书馆、大众电影院、大新桥、体育场…去玩 。说到过年,今天就由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番。六七十年代,老宝应都知道句俗语叫“有钱没钱,干干净净过年”。在宝应人的心中,迎接新年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是洗衣洗被,扫尘除垢,大扫除,一般在腊月十七、十八前后进行,所以老百姓常说:“十七十八,越扫越发”。掸去家具上的灰尘、将被子清洗干净,以干净整洁的面貌迎接新年到来。寓意是除去一年灰尘,也就是把过去一年的晦气、邪气、不吉利的东西等清除出去,希望新的一年更加健康、兴旺。宝应人,过年一定要年蒸,提前准备好热腾腾、白胖胖、美味多样的包子,存放至节日期间享用,寓意新年蒸蒸日上!包子馅儿的选择非常多,有豆沙、青菜肉、肉包子。你最喜欢哪种味道的呢?[顾客:晨怡的话它是特色很好,不低于扬州的小吃,我们在这个地方吃要有几年了,反正我们这些老同志一个星期来两回,真正常客。(他们家早餐特色你认为有什么?)特色啊,各有各的口味,蟹黄包子或者饺子、烧卖、汤包都有它的特色,] 。腊月二十八 ,年底再忙,谁也忘不了剃头理发迎新年,这也是忙年里的一大项目,别的项目可忽略,唯有此项绝不可以。是啊!新的一年,谁不愿意选择“从头开始”呢?看吧,不管时光如何流转,腊八节一过,理发店里剃头美发的人明显多了起来。无论青丝、白发,在年来之前,总要给予最精心的呵护。“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剃头就是理发,看来理发过年的民俗源远流长。不论过去的苦日子还是现在的好日子,过年之前都要剃头。为什么过年要剃头?传统的说法是,正月里剃头不吉利,要剃头得等到二月二龙抬头才行。现代人虽然不怎么讲究意吉利不吉利,但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希望和期待——辞旧迎新,一切都“从头开始”。洗澡过年一一在宝应,无论城乡和贫富,都有年三十前,洗个干净澡迎新年的习俗,谓之“洗邋遢”。旧时,人们无论有钱无钱,过年时总要理个发,洗个澡的。通过洗澡,人们可以干净整洁地去辞旧迎新,以一种愉快的心情迎接新年的到来,而年一过,新的生活,新的征程又要开启了。

除夕 ,又叫辞年。辞年,有辞旧迎新的概念,寓意对过去的一年做个圆满的总结,感谢各路神仙的保佑,能平安顺利度过这一年,也期望明年也能一帆风顺,自然晚上全家要吃个团圆饭。宝应人家过年无论丰盛,还是简朴,年夜饭里有四样菜必不可少:炒水芹——路路通;炒豌豆苗——安安稳稳;红烧鲢鱼(整条)——年年有余,当晚是不能全吃完,要“余”下来;烧杂烩——全家福。另外还有豆腐,有了豆腐,来年能够“陡富”。除夕夜年三十白天,家家户户都要将所有门上贴上春联,迎接新春的到来。春节贴“福”字,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这时候大人会关上大门,让家中个子小的孩子抓着门后的门闩往上爬,因为老式的大门是木制的,门后面从上到下有几根横木,中间还有门闩开关,这一风俗就是爬门头。老年人说小个子三十晚上爬门头能长个头,爬得快长得快,爬得高长得高。 小孩多的人家孩子们还互相展开比赛,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虽然现在的日子比那时好过多了,但儿时过年的情景总也忘不掉。(今年),2024年的龙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城市的年味也越来越浓了。欢快的步调、闪耀的灯光、火红的灯笼,洪雅已悄悄换上了一抹亮丽的新春之色。华连水
头条号
玄鸟资讯
介绍
传播精彩故事,感悟生活之美。
推荐头条